作者:化学与化工学院 本文创建于 2017年08月20日 次浏览
教师教案质量标准
评价指标
指标内涵及质量标准
分值
章节名称
教案有明确的授课题目(教学章、节标题),并注明课时。
5
教学目的
各章节教学目的围绕课程目标展开,教学目的明确,符合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。
10
教学重点、
难点
对教学中的重点、难点分析准确,在教案中做出醒目标记,并有相应的突破重点、难点的方式方法。重点是课题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,难点是课题学习时易产生困难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。
教学方法
教学方法选用适当,能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进行多法组合,灵活有效。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。何时使用何种教具、器材,何时以多媒体课件展示何种内容有清晰醒目的提示。
教学过程
教学内容把握准确、处理得当,理论联系实际,有新颖典型的案例或例题,学科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得到体现,教学素材选择与组织得当。对学生预习、新内容导入、展开和课末小结等过程有完整细致的精心构思。
30
板面设计
(包括板图)
有详细的板面设计,布局合理。文字精练,着重于强调重点;演绎逻辑关系或公式推导过程层次分明,条理清晰,板书板图与课件能交互应用,各取所长,图文并茂。
课堂互动
设计
提问具有启发性,互动形式和方法能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和兴趣。
作业布置
作业与思考题的设计体现教、学、做三者的统一,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。交代练习目的、重点,布置的思考题和作业能兼顾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,题量适中。
教学反思
教师应将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标注在教案上,修改教案时应及时反映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。